汕头建成投运3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
时间:2025-07-02 00:28:23 出处:综合阅读(143)
在汕头南澳蔚蓝海域上,116台海上风机向海列队、迎风转动,不断将海风转化为绿色能源。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汕头已建成3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获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2017年,汕头拉开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序幕,如今已发展成为汕头新能源主导产业。2021年12月,汕头市首个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投产,投产至今累计发电量突破27亿千瓦时;2023年12月,第二个风电场全容量并网投产,投产至今累计发电量突破26亿千瓦时。近期,由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南澳勒门Ⅰ扩建风电场目前已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汕头市第三个建成投产的海上风电场。
该风电场总容量35.4万千瓦,安装26台13兆瓦和1台16兆瓦风机,这是大唐集团投运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粤东地区首个批量化应用13兆瓦风机、首个采用16兆瓦超大容量风机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南澳扩建项目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能带动风电设备制造、安装、运维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汕头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投产后能有效缓解汕头能源供应压力,为汕头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相同发电量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6.5万吨。
而由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华能南澳勒门(二)风电场,自并网以来累计贡献的清洁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7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33万吨,相当于增加植树造林2330平方公里。
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扎根汕头,为上述3个风电场提供了高质量的风机设备,共同推动汕头海上风电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项目高效建设,为汕头能源转型、生态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同时,汕头积极探索“海上风电+”的融合创新模式,培育发展特色鲜明的海洋新质生产力,全力助力广东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据悉,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正积极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其主导的“盛唐一号”现代化海洋牧场主体结构已在建造中。该平台养殖水体约1.2万立方米,计划养殖章红鱼,预计年产约190吨,产值约1900万元,是国内首座吸力桶桩基形式的养殖平台。
华能南澳勒门(二)风电场通过环保验收,并积极开展生态补偿修复,增殖放流鱼苗、虾苗、扇贝等经济型海产近2800万尾。同时与广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南澳候鸟省级保护区建立良好沟通,拟协同搭建白海豚观测AI智能监控平台和智慧巡护管理系统、候鸟AI智慧监测系统,共同守护海洋家园。
南方+记者 余丹
猜你喜欢
-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实施细则》将于8月正式生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新规,明确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处罚标准该规定对各类网络违法行为设定了具体的裁量标准,为网信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明确依据根据新规,网信部门在查处网络违法行为时,将综合考虑违法情节、危害程度、整改情况等因素,依法作出相应处罚细则详细规定了从警告、罚款到责令暂停相关业务等不同层级的处罚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新规特别强调要坚持过罚相当原则,确保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同时要求网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做到程序合法、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该规定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有助于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
- 燃气公司招聘爱丁堡硕士、北大本科生当抄表工?公司回应
- 2021玉龙国际赛马公开赛第18赛马日:70万奖金赛事冠军花落“北方雅典娜”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安徽14人荣登榜单
- 广东千名“乡村网红”大培训助力“百千万工程”
- 309对人马组合参加北京天星调良马术新年赛事
- 李伟:脱下了军装 脱不下担当
- 宣城市各地举办多彩活动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 珠江预计27日前后迎来天文大潮,广州主城区河段水位将明显上涨据气象部门监测,受天文潮汐影响,珠江流域将在本月27日前后迎来显著涨潮现象水文站数据显示,此次大潮期间,广州中心城区沿江区域水位预计将达到年内较高水平目前,相关部门已启动潮位监测预警机制,重点加强对城区河段的实时观测此次天文大潮属于正常周期性现象,主要受月球引力作用影响专家提醒,虽然不会造成严重汛情,但沿江居民仍需注意潮位变化,避免在涨潮时段进行亲水活动特别是珠江新城、海珠区等中心城区沿江地带,可能出现明显的潮水上涨情况